

钍基核裂变能全国重点实验室 |
|||
-钍基核能物理中心-
|
|||
熔盐机械工程技术部 |
|||
仪控工程技术部 |
|||
熔盐化学工程技术部 |
|||
-核能综合利用研究中心-
|
|||
材料研究部 |
|||
钍铀循环化学部 |
|||
应用化学技术部 |
|||
氚科学与工程技术部 |
|||
核与辐射安全技术部 |
|||
应用加速器技术部 |
|||
反应堆运行技术部 |
项目(成果)简介 |
本项目建立了一个基于电启动化学发光(ECL)原理的可用于检测化学与生物分子识别的分析系统,包括生物分子修饰的生物捕获模块、信号载体模块、电化学及发光反应控制模块、流动进样模块和发光检测模块等。生物分子修饰的捕获模块主要用于富集和捕获待测体系中的化学或生物分子,以实现进一步的检测;该模块采用基于磁微颗粒(MMPs)的磁分离技术提高捕获效率。信号载体模块是实现发光检测与信号放大的物质基础。整个系统包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生物复合技术、流动电解池设计和独有的发光启动模式。
| ||||
负责人 |
宋世平 |
联系电话 |
021-59554607 |
|
spsong@sinap.ac.cn |
项目(成果) |
在超微量化学及生物物质的检测技术中,电启化学发光生物检测是迄今灵敏度最高(最高可达10-18M)且重复性最好的技术体系,而且因其易于实现自动化和便携化等优点而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生物检测系统。 | ||||
技术(成果)成熟度 |
本系统和装置包含多项专利技术,其中的流动电解池设计已获专利授权,部分专利已获得申请号,另有部分专利正在申请中。该技术作为本实验室所建立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系统的一部分获得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 ||||
拟合作方式 |
我们愿意联合在仪器制造和系统开发方面具有较强优势的公司将该原创技术系统进一步成熟化,并逐步转化为实用仪器。合作方式包括技术转化,共同开展实用仪器研制和应用项目研究,在应用过程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等,也可以在条件成熟时合作进行规模生产和市场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