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钍基核裂变能全国重点实验室 |
|||
-钍基核能物理中心-
|
|||
熔盐机械工程技术部 |
|||
仪控工程技术部 |
|||
熔盐化学工程技术部 |
|||
-核能综合利用研究中心-
|
|||
材料研究部 |
|||
钍铀循环化学部 |
|||
应用化学技术部 |
|||
氚科学与工程技术部 |
|||
核与辐射安全技术部 |
|||
应用加速器技术部 |
|||
反应堆运行技术部 |
毒品、爆炸品以及化学毒气等的在线快速检测技术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从国家和平崛起角度考虑,这种检测技术是与国家安全与和平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的、急需的、重要的物质检测识别技术。离子迁移率检测技术(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简称IMS)是目前比较优秀的痕量检测技术,受到国内外各研究机构的广泛重视,成为目前国际上痕量物质检测技术的主流研究方向之一。
离子迁移率检测方法(IMS)原理:
IMS方法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是利用离子与样品分子相互作用后,在电场中按不同物质属性分离的原理来区分物质。被检测的气体或固体颗粒(加热使其气化)随载气送入电离室,在大气环境下进行化学电离。样品在大气环境下进行化学电离的能力取决于其质子亲和力或电子亲和力的大小。电离后的待测样品定时地进入漂移室,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漂移,带电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在大气环境中,其漂移速度取决于电场强度、电荷态和离子的空间构型,而离子的空间构型是由其固有物理、化学特征唯一确定的。测量随时间变化收集的电荷,由测量到的时间谱即可计算出离子的漂移速度和其迁移分辨率,从而区分毒品、爆炸品及毒气等不同的物质。
离子迁移率检测方法性能: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IMS课题组经过近5年的努力,成功研制出IMS实验室样机,可检测出低于10-10克海洛因、可卡因、吗啡等毒品、TNT等爆炸品及神经性毒气模拟物质等,样品单次检测时间小于8秒,已经批技术专利一项,新申请专利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