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上海光源:释放自主创新光芒
|
■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党的十六大报告
■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党的十七大报告
(记者 颜维琦)上海光源,一座美丽的巨型“鹦鹉螺”建筑内,接近光速运动的电子在432米周长的环形加速器中,昼夜不停地向周边的光束线实验站辐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就像一台多用户的“超级X光机”和“超级显微镜”,产生照亮微观世界的神奇之光。
1998年,上海光源团队聚集在上海嘉定城郊的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他们大多是来自上海应用物理所的年轻人,还有30多位技术骨干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和中国科技大学,他们当中最年长者已逾七十岁。怀着为国家建设第一个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强烈愿望,这群科技人员在艰苦环境里开始了上海光源的起步。
如今,当年的年轻人也已鬓染霜华。这座承载光源的“鹦鹉螺”建筑,则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默默生长,静静绽放着奇妙的光芒。一束束高质量的同步辐射光,投射出一幅幅未来的科学图像——
自主创新,打造创新利器
同步辐射——跻身21世纪科技前沿的一块“敲门砖”。它是研究蛋白质结构最精细、最快捷的手段,目前世界上80%的蛋白质新结构靠它来测定;它还是研究化学反应催化机理的有力手段,材料微观结构表征无与伦比的工具……
“中国需要‘光源’!这是几代科学工作者的信念和期望,它的建成将为中国增添一道耀眼的科学之光。我国自主创新所需要的前沿探索和技术突破,从此多了一个‘利器’。”上海光源工程总指挥、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江绵恒说。
2004年12月25日,经过10年立项和预研,上海光源夯下了开工的第一桩。52个月的工期,14亿元的投资,这支平均年龄不足40岁的年轻团队,承担起“建成时性能居世界一流水平”的上海光源的建设重任。
上海光源的建设面临严峻挑战,3台高性能光源加速器和首批7条精密光束线站、兆瓦级储能型数字化磁铁电源、不锈钢超高真空室系统……一个个关键技术难关被攻破,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首创和世界领先的创新成果。最终,上海光源实现了高水平的集成创新,自主研制的设备超过70%。
工程办主任汤杰十几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在项目竣工前两个月突发脑溢血倒下了,年仅43岁……正是这支敢打硬仗、敢于争先的队伍,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精神,成就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上海光源”。
广泛合作,缔造科学典范
“上海光源建设之快,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在宽敞明亮的同步辐射实验大厅,外国专家忍不住赞叹。国家验收意见写道:“上海光源坚持自主创新,以世界同类装置最少投资和最快建设速度,实现了优异的性能,是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如今,“鹦鹉螺”已蜚声世界。
这是国际上性能最好的中能光源之一,也是我国迄今建成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具有现代高科技的融合度和集成度,它的按期、优质建成,是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工业制造能力的综合体现。
“上海光源的建成,是国家和地方大力支持的成果,是院市合作的典范,是中国科学界团结协作的结晶。不仅表明我国在建设这类大科学装置方面,具备了高水平的自主创新和技术集成能力,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而且将对促进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徐洪杰说。
上海光源标志着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从起步走向快速发展阶段。回望上海光源的成长,离不开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投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开展和上海市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上海应用物理所所长、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主任赵振堂告诉记者,从2009年5月6日正式开放以来,上海光源首批7条光束线站,已经为来自242家单位的近4000位用户在10多个学科领域开展实验研究提供平台,短短3年,他们发表期刊论文近500篇,其中13篇发表在《自然》、《科学》和《细胞》等国际顶级刊物上。
上海光源正在加紧后续线站建设,未来几十年,还将源源不断地释放同步辐射光,持续产出重大科技成果,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发挥重要的作用。上海光源,这个“年轻”的大科学装置,正为中国科技赢得光荣,带来光明。
《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07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