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七束“微光”点亮中国大发现
——从上海光源“排片表”看自主创新

国内最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徐瑞哲

天上有了太空望远镜,才能发现宏观宇宙中最遥远的奥秘;地上有了上海光源这样的 “超级显微镜”,才能发现微观物质中最精细的结构。

当中国创新的探针不断深入,这种“光”应运而生,让全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有了 “高精尖”之眼。通过中央和地方约14亿元投入,2004年上海光源在张江开建,2009年如期投入运行。期间,除宁夏、内蒙古外的全国各省份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及企业用户纷至沓来。截至今夏,上海光源“排片表”背后已结出500多项研究成果,涉及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地质、环境等十多门学科。在《科学》、《自然》、《细胞》等国际顶尖学刊上发表的十余项 “中国大发现”,特别提及上海光源对此不可替代的贡献。

“中国眼”创一流发现力

今春,上海光源3项用户成果接连在《自然》杂志发表,其中一个用户就是中科院物理所国家超导实验室赵忠贤院士领衔的“新型铁基超导体研究”课题组。迄今,已有5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和“零电阻”超导现象相关的研究,“铁基超导”已成为我国在基础前沿领域取得的 “世界领先科学成果”之一。

这一次,科研人员通过上海光源X射线微聚焦线站,利用直径只有头发丝粗细的 “微光”,获得高亮度、高灵敏、高分辨率的分析手段,首次发现铁基超导体在高压条件下也能重现超导,从而为“高温超导”研究打开了一条全新思路。

正因上海光源在极小尺度内的巨大发现力,它甚至推动了一个专业学科的异军突起。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及其合作者此次连发两篇《自然》高质量论文,他们借助上海光源之“光”,观察到以往难以测定的生物分子结构,就像人类揭示DNA双螺旋结构那样。施一公评价:“上海光源推动我国结构生物学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他这样的海归领军人才之所以回国后产出了重大成果,其中一大因素正是上海光源这种与国外“无差别”的一流科研平台。 

据统计,上海光源运行之前,国内结构生物学相关课题组仅50个左右,显得与国际科研潮流并不合拍,但这短短几年间已超过170个。此前,全国蛋白质晶体结构研究每年只能在世界三大学刊上发表相关论文1至2篇,而今年上半年就已发5篇,还有2篇已被接受。

“忍痛”砍掉3/4申请

 上海光源这台高能量X光机,采用先进的同步辐射方式,主要性能指标居全球前列。在形似鹦鹉螺的上海光源建筑体内,有一圈周长达432米的电子环,外侧分布着不同波段的光束线和实验站。目前首批共有7条功能各异的线站,与国内需求最迫切的科研方向相符。

自试运行之日起,上海光源便“供不应求”。科研人员带着大批“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课题,走进这个国内最大的科学装置,在规定机时内 “借光、用光”,不分昼夜地做实验;而下一个课题组凌晨时分赶到,备好实验样品排队“接班”,有时最少只有3小时上机时间,必须分秒必争。

大学科装置管理部副主任范颖,拿出一张“2012年第一轮课题机时分配表”。每年只有两次“排片”机会,今年这第一次就接到国内用户课题申请 880项,申请机时62784小时,相当于每条线站要不间断开机374天。为尽力满足旺盛的科研需求,上海光源通过专家组评审,必须优中选优、抬高门槛,“忍痛”砍掉3/4的申请量,安排出1.4万余小时的机时,供601个课题使用。这3年多来,上海光源已执行课题2822个,诞生成果数量年增长20%以上。

“以后我们不用去美国、日本做实验了,打个车过来就行。”“这次蛮好多带点样品来,没想到这里的实验效率那么高。”记者随机采访时,科研用户如是说。

“科学高地”加大集聚辐射

近年来,张江高科技园区最具“凝聚力”和“辐射力”的地标,当属上海光源。

多种研发资源向这片科学高地集聚。在上海光源刚一建成时,同在张江地区的跨国制药巨头就开始运筹,把上海光源纳入其全球研发战略体系中。因为在此建立本土研发中心,可就近申请并利用这个光源。如今,诺华、葛兰素史克、罗氏、药明康德等都成了上海光源用户,凭借上海光源寻找和筛选新药。目前,国内行业龙头中国石化还愿意“自掏腰包”,在上海光源建设专用的光束线站。

国内创新节奏加快与层次提升,也促使上海光源的体量和能级同步放大。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副主任何建华透露另一张“排片表”:在已列入“十二五”规划的上海光源二期线站中,16条拟由国家投建,7条为用户投建。眼下,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的5条相关线站正在安装,预计明年底建成,数以万计的重要蛋白质结构将被陆续破译;另外,有“梦之线”之称的软X射线光电子能谱线站明年也将建成,它将为国内材料科学领域带来国际领先的超高分辨率,提供强大的创新辐射。

根据工程设计,上海光源可建设约60条光束线及相应实验站,届时可容纳成百上千名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日夜研发。(《解放日报》2012年10月8日01版)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