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科技进步特等奖:“上海光源”,将助力破解H7N9

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上海光源” /新华社

 

(记者 宋杰)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昨日举行,大会增设特等奖。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夺得了唯一的科技进步特等奖。

作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由国家发改委、上海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共同投资建设,其自2009年5月正式开放。

从空中俯瞰,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上海光源”如一座巨大的银灰色“鹦鹉螺”,蔚为壮观。整项工程在“上海光源”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江绵恒的带领下,联合国内科研、设备、设计、制造等300多家单位,在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上取得重大成果。

上海光源工程总经理、中科院上海应物所研究员徐洪杰介绍说,“上海光源”首批建成的7条光束线站自2009年5月6日对用户开放以来,装置运行稳定,光源的主要运行技术指标优于国际上新建光源的同期运行水平。

作为一个与世界同步的大科学实验平台,“上海光源”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已累计进行了3614个研究课题,涵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十多个学科领域。

据介绍,2010年,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福研究组,借助上海光源的生物大分子晶体学光束线站,率先解析了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典型毒株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晶体结构。

据透露,国家疾控中心专家制备得到今年H7N9禽流感病毒蛋白的晶体后,将到上海光源进行结构解析,推进相关疫苗、药物的研发。

根据设计,“上海光源”后续的光束线站建设正稳步推进。“上海光源后续建设完成后,将对我国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整体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上海光源工程副总经理、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所长赵振堂说。(转载自《新闻晨报》2013年4月20日A06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