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创新成果亮相工博会

本报讯 其实,未来的高科技生活并不遥远,走进2014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科学院展区,就能提前感受最新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震撼。11月4日,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在专程参观中科院展区后表示,要真正让科技为民服务。

中科院展区以获得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大科学装置项目“上海光源”为核心区,以“光源射线”的设计理念引申出航空航天、节能减排治污、生命健康、汽车相关等高科技项目,其中许多是贴近普通百姓的未来产品。

记者“探营”发现,“自主创新”成为展区的主旋律。“上海光源”是我国迄今建成规模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光源的用户来自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和地球科学等学科领域。截至2014年8月底,已有325家单位的20975人次使用,并已有部分国际用户。

在展区可以看到,中科院理化所的研发团队首次建立了一种全新原理的室温液态金属打印方法,使得在极低成本下快速、随意地制作电子电路成为现实。为展示这一技术在广泛领域的价值,研究小组还探明了液态金属电子打印机在近10个方向上的开拓性应用,如复杂大面积柔性PCB、电子化建筑设计、电子图案乃至功能电子器件等的即时打印和制作。

更神奇的是由中科院声学研究所自主研制的用眼睛“看”声音的设备噪声源定位分析系统。该系统利用传声器阵列声成像测量声场分布,声像图与视频图像透明叠加,直观分析噪声状态,用于测量物体发出的声音的位置和声音辐射的状态。专家介绍说,它在机械、电子、化工、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前景。(岳阳 王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