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上海光源:“大平台”支撑“大科学”

(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今年5月,清华大学颜宁教授研究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结构及工作机理研究,被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评价说:“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清华大学施一公院士研究团队完成的转录激活样效应蛋白特异性识别DNA的结构机理研究,是《科学》杂志评选出的2012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基因组的精密改造工程”的一部分,并入选2012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成果,都有一个共同的“幕后英雄”—上海光源。

在开放共享中实现价值

上海光源是我国设计建造的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其性能位居国际前列,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建成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多学科研究平台。这个巨大的超级显微镜,为科学家们照见“不可见”的微观世界。“过去15年中,5项诺贝尔奖由同步辐射获得,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上海光源的平台上不断产出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主任赵振堂说。

自2009年建成,这个位于上海张江的巨大“鹦鹉螺”,5年多来稳定释放“创新之光”,首批7条光束线站累计提供用户机时超过15万小时,服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机构、医院和企业等300多家单位的近万名用户,支撑我国科学家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成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为科技创新服务的出色样本。

始终致力国家科学目标

“作为一个大科学平台,上海光源始终把国家的科学目标放在首位,以支撑我国科学家取得研究突破和产出重大成果为目标,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佳实验条件和优质服务,成为我国必不可少的综合性科研平台,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科学合作,助力国际紧急卫生事件等研究。”上海光源首席科学家徐洪杰说。

以结构生物学领域为例,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一经投入使用,立即改变了我国结构生物学家以往主要依赖国外同步辐射装置开展前沿领域研究的局面,支撑他们在膜蛋白、蛋白质复合物以及与禽流感、艾滋病、手足口病等流行病毒相关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成果。2012年度和2013年度,解析的蛋白质结构数目连续两年在全球130多个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中名列第一。

孕育科研新生态

在徐洪杰看来,上海光源的意义还不仅仅限于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在变化,上海光源正在孕育一个高效、融合的科研新生态。

“一方面,装置和实验方法在这里紧密结合,一方面,把从高校教授、学生到做产品的都汇聚在一个地方,这样一种学科交融、产学研贯通的生态对科技创新、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显然都有影响。”徐洪杰说。

赵振堂告诉记者,预计到2020年,上海光源后续线站工程陆续建成,将总共拥有近40条光束线站,综合实验能力与用户支撑能力都将极大提升。 (原载于《光明日报》 2014-11-10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