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光源:开放共享“鹦鹉螺”释放巨大科技能量

(记者张建松、王琳琳)我国迄今为止建成的规模最大的科学装置和多学科研究平台——“上海光源”正式开放5年来,成功探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公平、公正、公开”向用户开放共享的创新之路,开机率达到99%,吸引近万名科研人员来到这只形如“鹦鹉螺”的大科学平台,探索科学奥秘,并取得丰硕成果。 

大科学平台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 

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主任、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介绍,上海光源首批建成的7条光束线站自2009年5月对用户开放以来,实现高效稳定运行,用户供光期间开机率达到99%,每年运行超过6500小时,主要运行技术指标优于国际上新建光源的同期运行水平。 

截至目前,上海光源首批线站已累计进行5406个课题研究,涵盖生命、材料和环境等十多个学科领域,用户累计发表论文1500多篇,其中在《科学》等国际顶级刊物发表论文37篇。上海光源还全力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关键科技问题的解决,支撑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研制以及军工和航天等项目的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上海光源开放的过程,还是培养我国同步辐射生力军的过程。通过5年多运行开放,集聚和培养了一批稳定的同步辐射用户,包括院士、国家相关人才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等近百位杰出科学家以及一大批优秀中青年人才,他们成为支撑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赵振堂说。 

“公平、公正、公开”向用户开放共享 

“上海光源”从建设时期起,就瞄准世界同类装置前列,制定明确的运行目标和规章制度,“公平、公正、公开”向用户开放共享,为我国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重要支撑。 

据中心副主任何建华介绍,上海光源设立了学术委员会和用户委员会,同时组建了各线站用户专家工作组,每个组由十位左右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单位且与该线站学科相关的一线专家组成,负责本线站的课题评审、学科方向咨询和运行状态监督。 

上海光源将为用户提供的机时分为免费、付费两种。免费机时用于以发表研究成果为目的的公益研究;付费机时用于以产生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产品研发,不超过总机时的10%。免费机时又分为普通课题机时、紧急课题机时和重点课题机时,进行针对性管理。来自全国各地的用户,无论是业内资深著名的科学家,还是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所有人均需“公平、公正、公开”申请使用上海光源的机时,发表了高水平论文则可得到奖励机时。 

上海光源首席科学家徐洪杰说:“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往往是产生新兴学科领域的契机。每天,上海光源都聚集了上百名来自不同学科和高技术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在同一个科学平台上开展工作,创造了特有的科研氛围,为萌发新思想、创造新方法和开辟新学科,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打造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 

目前,上海光源后续工程已陆续启动。预计到2020年,总共将拥有近40条光束线站,极大地提升和拓展了上海光源平台的综合实验能力与用户支撑能力。 

据中心副主任邰仁忠介绍,上海光源首批7条光束线站建成后,国家先后启动了8条线站的建设,分别是:以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为核心的国家蛋白质研究上海设施“5线6站”、以高温超导研究为核心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梦之线”、以新能源材料研究为核心的“近常压光电子能谱”以及“低能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两条线站。 

此外,中石化已经批准在上海光源投资建设三条专门用于研究高分子材料、新型催化剂和油气勘测技术的线站;极端条件材料物性研究线站及医学诊断分支线站也在规划中。与此同时,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正积极开展自由电子激光新一代大科学装置的预研。

从空中俯瞰,“上海光源”如一座巨大的银灰色“鹦鹉螺”,坐落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在它的周围,上海科技大学、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等机构已集聚成群,形成了良好的科技生态环境。未来,这片“科学高地”上还将形成基于上海光源的先进光子科学研究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原载于11月10日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