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让“光”耳聪目明的守护者
万米高空,篮球投下准确命中,这要怎样精准的“眼神”?对于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光源束流检测与控制技术部主任冷用斌来说,他每天都要保证上海光源拥有如此好的“视力”。
开机近6年以来,上海光源“开足马力”全饱和运转,实验供光期间开机率已达99%,运行水平处于同类装置国际先进,上海光源首批7条线站的用户研究组超过1400个,来自全国除宁夏以外所有省份的340多家单位,做出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工作。
在这份“世界一流”的成绩单背后,是冷用斌和团队成员默默付出的努力。
眼睛要亮耳朵要好
数字化束流诊断、全局全信息束流诊断……面对这些听上去让人一头雾水的名词,冷用斌只用一句话就概括了自己的工作———“我的任务,就是让上海光源变得更为‘耳聪目明’。”
作为我国迄今建成规模最大的国家重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占地约3万平方米。因其建筑造型特殊,人们通常昵称其为“鹦鹉螺”。正是在这个“螺壳”中,每天源源不断产生着同步辐射光,每引出一束“光”,都照亮了一个创新领域。
“上海光源就如同一个人,每个部门都是它身体上的器官,加速器犹如大脑、机械系统如同骨骼、微波好似循环……”冷用斌笑着说道,“我所在的部门相当于五官,眼睛要明亮,耳朵听力要好。”
上海光源能观测到肉眼看不到微观世界里的“奇妙景色”,靠的就是“光”。保证“光”的品质,对于科学研究至关重要。就如同在篮球场上,三分投篮并不稀奇,而上海光源的要求,则如同要在万米高空之上,投出这样精准的球,那就是千难万难。冷用斌带领团队自2007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展开了数字化束流位置信号处理器的研制,先后完成原理样机、工程样机的研制及测试,位置分辨率等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成熟商业产品相当。
“2004年时,我们还是学习者;2010年开始,我们已经站在了世界的最顶端。”冷用斌自豪地说道。
“0.5%”提升背后的付出
在上海光源的宣传册中,有一张照片引起了记者兴趣,那是2007年7月的一天,在研究室里,众多科研人员脸色疲惫,但兴奋的表情压抑不住,冷用斌也在其中微笑着,手里举着酒杯。
“那一天凌晨,上海光源的储存环实现3GeV电子束储存,标志着这一装置的成功开始运行。”冷用斌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忍不住兴奋之情,“为了这一刻,我们整整花费了60个小时调试,没日没夜地干,终于换回了成果。”
上海光源的“起步”,就盯准了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探寻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是不可或缺的尖端仪器装备。在此之前,中国科学家只能到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上借“光”参与最前沿的科技竞争。而上海光源的诞生,让科学家们轻松就可以找到科学道路上的“明灯”。
清华大学青年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就利用上海光源成功破解了生命科学领域最热门又难解的“蛋白质之谜”———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结构及工作机理,震动世界结构生物学界,被列为“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该蛋白质分子是人体合成葡萄糖的关键“开关”,是攻克癌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重要一步,世界一流科学家们你追我赶想要看清它的结构。
以前,她和学生要去日本光源收实验数据,蛋白质晶体样品运送是大麻烦,到了还得排“国际长队”。家门口有了大科学装置后,课题组只需坐几个小时的高铁来上海。去年春节前,“上海光源”合理安排节前最后一批机时,给颜宁团队最新结晶的蛋白质结构研究提供了积极的支持,为成果问世赢得了宝贵时间。若非如此,这个成果问世至少得拖延几个月。 “每一秒,对于科学家都是至关重要的。”冷用斌说,正是因为如此,他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格外重大。目前,国际标准的光源正常供光时间是98.5%,而上海光源做到了99%以上,看上去似乎只有0.5%的提升,背后付出的艰辛却难以言表。
“经常晚上两三点还会赶到单位解决技术难题。”冷用斌告诉记者,随着用户不断增多,如何保证出光的稳定性,就成为团队的重要任务。
永远要做“领头羊”
今天的上海光源,俨然已经成为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平台,在科学界和工业界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每天能容纳数百名来自全国或全世界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这里进行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而作为上海光源建设团队的骨干成员,冷用斌因上海光源建设工作获得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上海光源也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但这绝不是终点。“打造世界一流的束测技术研究团队,在数字化束流诊断技术及全局全信息束流诊断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为我国建造更多世界一流的加速器大科学装置做出自己的贡献”,是冷用斌给自己和整个团队定下的新目标。
永远要做“领头羊”。如今,上海光源后续工程已陆续启动,包括以高温超导研究为核心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梦之线”、以新能源材料研究为核心的“近常压光电子能谱”等。而第四代光源———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也已破土动工,三年后就将落成。
“鹦鹉螺”越来越大,而冷用斌和团队的梦想也越来越大。 (原载于2015年6月7日《劳动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