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成果转化不能只靠“王婆卖瓜”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日前,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李景烨课题组的一项抗菌棉布研究发表在了《应用材料与界面》上。早在今年3月,所里就和一家企业签定了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对这一抗菌棉布进行产业化合作开发。

从一纸论文到产业开发,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同样还是李景烨,他研制的耐洗涤防水棉布几年来一直没能转化出去。对此,他深有感触地说,术业有专攻,拓宽转化渠道,更需专业机构和企业家帮忙。

“王婆卖瓜”接连碰壁

这并不是李景烨第一次和企业打交道,只不过之前的努力都失败了。

2010年底,材料科学杂志《先进材料》发表了李景烨课题组在制备耐洗涤超疏水纺织品方面的研究工作。超疏水是指水在材料表面的接触角超过150度,许多植物的叶子和花瓣、昆虫的翅膀、鸟类的羽毛等均为天然超疏水材料。根据这一机理,人们制备出了超疏水纺织品,它具有透气防水的特性。然而,耐洗涤性不够成为超疏水材料的一个瓶颈。而李景烨课题组的工作解决了这一难题,实现可反复洗涤几百次。当时,英国皇家化学会的科技新闻杂志《化学世界》评价这一工作“克服了防水材料商业化的一个关键障碍”。

怀揣着把“耐洗涤的防水棉布”应用于生活的美好憧憬,李景烨千辛万苦,走访了三四家纺织及印染企业,却接二连三碰壁。他算了一笔账,如果企业建设一条中试规模的生产线,大约需要投入近2000万元,其中仅一台生产设备就需要五六百万元,这对于利润本就不高的纺织企业来说确实难有积极性。虽然可能还有远方的未知企业需要这个成果,但李景烨原本就有着繁重的科研任务,不可能有更多时间再去寻找合作。就这样,第一次转化尝试以失败告终。

企业接洽达成转化合作

2014年下半年,李景烨课题组又开始自主研发耐洗涤的抗菌棉布,并与中科院微观界面物理与探测重点实验室樊春海课题组等合作,验证了该抗菌棉布在未洗涤和洗涤150次后对非耐药菌、耐药菌(俗称超级细菌)及真菌均具有超过99.9%的广谱抑菌效率。

李景烨介绍,这款抗菌棉布特别适合用于宾馆酒店和医院。人们有时候使用酒店里的被罩床单会觉得身体有点痒,这是因为在漂白消毒时没有冲洗彻底,一些消毒剂残留的小分子逃离了出来,对皮肤产生刺激。而这款棉布里用于抗菌的咪唑离子环被固定在了棉布上,就不会四处逃逸了。

李景烨这一次学聪明了。他没有四处去找企业,而是相中了熟悉的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这家企业本身就研制生产相关设备,还有着功能高分子材料研发实验室及生产车间,这对于建设一条中试规模的生产线来说,可谓具备了先天优势。此外,这家企业和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有多年往来,彼此比较了解。

在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大力支持下,去年9月,双方开始接洽,今年3月,就功能纺织品及高分子材料改性等方面的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合作开发,最终签订了协议。双方计划两年之内完成中试,一旦投产或转化成功,一定比例的销售额归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有。

尽管未来是否能顺利产业化还有不确定性,但李景烨说,作为科研人员,既然把自己的“女儿”嫁出去了,他会尽自己最大努力。

成果转化更应倚重市场专业力量

李景烨研究员的故事很有代表性。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在国家经费支持下,做了一些自主研发工作,并发表了论文,可谓从“钱”到了“纸”。而再要从“纸”到“钱”,他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果不是碰巧有手头的这家熟悉企业需要这项成果,说不定他的成果还在“睡觉”。不久前,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以1亿元成功转让了一项科研成果,中科院原副院长施尔畏在签约仪式上有感而发:任何发明要走产业化道路,都要艰难走完多个阶段,科研院所不能只停留在发表论文上,但也不适合把产品最终生产出来,而应在产业化之前把它交给企业去完成。

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多有转化价值的“纸”。另一方面,科研院所和市场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国外有专门的机构从事技术转化工作,而国内成立专业转化机构的科研院所并不是很多。这毕竟不同于“王婆卖瓜”,“吆喝”也不是科研人员的强项。除了科研人员自身的市场嗅觉,我们更应该倚重市场中的专业力量。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并非一般的商品买卖,而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美国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收益都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斯坦福大学技术转化中心创建于1970年,通过该中心转化的发明大多得到市场的良好认可。

一言以蔽之,科研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科研人员是知识创新的主力,但在成果转化渠道方面,还需要做强专业转化机构。(转载于2016年10月4日《解放日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