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人才汇聚一堂探寻科学“微光”
在上海张江,有一座“鹦鹉螺”形状的建筑,这里是上海光源———我国第一台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合作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历经10年设计研发、启用开放整整9年,这个国内目前最尖端的“公共实验室”见证了上海打造科创中心的艰难历程和辉煌成就,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建成用户最多的大科学装置和多学科研究平台。
10180项研究接力科研创新
2009年5月,在历经10年设计研发、52个月的设备研制、工程建设和调试调束后,上海光源正式向全国用户开放,每年供光运行5500小时。2010年1月,国家发改委验收委员会评价:上海光源以世界同类装置最少投资和最快建设速度,实现了优异性能,成为国际上性能指标领先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是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也是中科院与上海市院市合作的成功典范。
来自全国的高校、研究机构、医院和企业等近500家单位2万多名用户,包括了生命、物理、化学、材料等诸多学科前沿基础研究,以及生物医药、微电子等产业高技术开发研究者们,纷纷来到这个公共实验大平台,共同探寻科学的“微光”。
开放至今,上海光源实现了高效稳定运行,用户供光期间开机率逐步提高,可达到99%,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达到78.1小时。截至今年7月底,上海光源共接待用户39257人次,执行课题10180个,已发表论文4000多篇,其中在《科学》、《自然》、《细胞》三种国际顶级刊物发表论文88篇,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上海光源还全力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关键科技问题的解决,支撑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大仪器研制以及军工和航天等项目的科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上海光源开放的过程,也是培养国内同步辐射生力军的过程,已集聚和培养了一批稳定的同步辐射用户,包括院士、国家千人、973首席、长江学者等近百位杰出科学家、大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和大量青年学生。
为公益研究打开“大门”
从建设时期起,上海光源就瞄准世界同类装置前列制定了明确的运行目标,坚持严格目标管理,逐步建立并严格执行了一整套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
在组织机构方面,成立了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统筹运行开放工作;成立上海光源学术委会和用户委员会,指导运行开放和未来规划;组建各线站用户专家工作组,每个组由十位左右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单位且与该线站学科相关的一线专家组成,负责课题评审、学科方向咨询和运行状态监督;同时设立大科学装置管理部,具体负责装置的运行、维护和改进,以及用户服务、课题管理等方面的协调管理。
在用户课题与机时管理方面,上海光源为用户提供免费、付费两种。免费机时用于以发表研究成果为目的的公益研究;付费机时用于以产生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产品研发,不超过总机时的10%。免费机时又分为普通课题机时、紧急课题机时和重点课题机时,进行针对性管理。普通课题每年接收两次申请,由各线站专家委员会评审,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依据专家评审意见确定并落实机时分配计划。紧急课题机时占机时总量的10%,主要用于满足重要用户的特殊需要,采用先使用、后评估的管理模式。重点课题机时占机时总量的15%,支持已有较好研究基础的课题组开展深入、系统、及时的创新研究,专门组织专家对相关课题申请进行评审。
后续工程稳步推进
目前,上海光源后续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承担建设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并取得重大进展。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国家“十二五”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新建16条性能先进的光束线站、实验辅助系统、光源性能拓展、建安工程及配套公用设施。预计2020年前,上海光源拥有近40条光束线站,极大提升和拓展上海光源的综合实验能力与用户支撑能力,实现高指标的空间、时间和能量分辨能力以及多元素分析的灵敏度。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将与上海光源互补,成为一种探索自然奥秘和发展高新技术的最先进的研究平台,使人们从拍分子照片进入拍分子电影的时代,非常有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2016年12月30日,工程按计划进行了通光调试。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是我国第一台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在水窗波段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性能。土建工程于去年完成结构封顶和优质结构验收,正在开展部分工艺设备的设计、加工、采购。(转载自《劳动报》2018年8月10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