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开放10年服务两万多用户上海光源支撑高水平科研

 见习记者 荀澄敏

一项科研成果被美国《科学》“十大科学突破”引用、一项科研成果入选欧洲《物理世界》十大突破、一项科研成果入选美国物理学会标志性进展……这些中国科学家们科研项目背后的关键性突破都离不开上海光源的支持。

作为我国第一台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合作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与世界同类装置相比,投资最少、建设速度最快,实现了高水平的集成创新,各项性能指标在国际上处于同类装置前列水平,自主创新研制的设备超过70%,成为我国大陆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装置。历经15年的优化设计、预制研究和工程建设,于20095月优质竣工并向全国用户开放。

每年运行约5500小时

上海光源自运行开放以来,服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机构、医院和企业等近500家单位的两万多名用户,支撑我国科学家取得研究突破和产出重大成果。作为生物医药、化工、先进材料和微加工等产业高技术开发研究的实验平台,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前沿科学和产业研究在相关领域的快速和跨越发展。

每年上海光源供光运行约5500小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用户实验,极大地支持了我国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发展,支撑我国科学家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研究成果。

如今,全国各学科领域的专家都能便捷、及时地利用上海光源开展高水平研究工作,显著地增强了科研竞争能力,已发表论文4000多篇,在各专业领域内具有高影响力的其中SCI-1区论文约1200篇,其中在《科学》、《自然》、《细胞》三种国际顶级刊物发表论文88篇,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此外,上海光源还支撑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大仪器研制以及军工和航天等项目的科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发挥聚集人才效应

作为“公共实验平台”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经过多年实践,上海光源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和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为装置的稳定高效开放与运行、为用户在基础前沿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研发领域解决关键科技问题并不断产出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提供了保障。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上海光源开放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国内同步辐射生力军的过程,通过近十年的运行开放,已集聚和培养了一批稳定的同步辐射用户群体,包括院士、国家千人、973首席、长江学者等近百位杰出科学家、大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和大量青年学生。

“很多在国外工作的优秀科学家,看到国内也有这么好的实验条件,于是就选择回来了。即使在北京工作,到上海做个实验也不过几个小时火车的路程。”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上海光源中心主任赵振堂说,“可以说,一个装置凝聚了一群又一群优秀的科研团队。”

据了解,上海光源为用户提供的机时分为免费、付费两种。其中,免费机时用于以发表研究成果为目的的公益研究;付费机时用于以产生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产品研发,不超过总机时的10%。为鼓励用户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自2011年起上海光源还建立了用户成果奖励机制,对其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给予机时奖励。

结构解析能力出色

在结构生物学领域,上海光源一经投入使用,立即改变了我国结构生物学家以往主要依赖国外同步辐射装置开展前沿领域研究的局面,在膜蛋白、蛋白质复合物以及与埃博拉、禽流感、艾滋病、手足口病等流行病毒相关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成果。据了解,上海光源BL17U1线站解析的蛋白质结构数,连续4年在全球130多个生物大分子线站中名列第一。

清华大学颜宁教授研究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结构及工作机理研究,被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恩·科比尔卡评价说:“要针对人类疾病开发药物,获得人源转运蛋白结构至关重要。对于GLUT1的结构解析本身是极富挑战、极具风险的工作,因此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清华大学施一公院士研究组完成的转录激活样效应蛋白特异性识别DNA的结构机理研究,是《科学》杂志评选出的2012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基因组的精密改造工程”的一部分,并被选为2012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疾控中心高福院士研究团队成功解析了埃博拉病毒糖蛋白结合内吞体受体NPC1的分子机制,为抗病毒药物设计提供了新靶点,并且加深了科学家对埃博拉病毒入侵机制的认识,为应对及防控埃博拉疫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转载自《新闻晨报》2018年8月10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