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钍基核裂变能全国重点实验室 |
|||
-钍基核能物理中心-
|
|||
熔盐机械工程技术部 |
|||
仪控工程技术部 |
|||
熔盐化学工程技术部 |
|||
-核能综合利用研究中心-
|
|||
材料研究部 |
|||
钍铀循环化学部 |
|||
应用化学技术部 |
|||
氚科学与工程技术部 |
|||
核与辐射安全技术部 |
|||
应用加速器技术部 |
|||
反应堆运行技术部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为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承建的五线六站工程目前基本完成5条光束线站的设备装调,其中高通量光束线、蛋白质复合物和BioSAXS双插入件光束线的安装、控制联调、安全联锁及辐射防护测试等束流调试准备工作相继完成,从2013年5月至7月期间进行了多次短时间小束流调试,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高通量光束线(BL17B)2013年5月27日进行首次小束流调试,入射X光依次通过准直镜、单色器、聚焦镜等关键光学元件;6月6日成功地将聚焦的单色X光引入到实验站,在实验站样品点位置处观察到聚焦光斑图像。经过后续进一步的束线优化,光通量、能量范围、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光斑尺寸等关键指标均达到设计指标。
蛋白质复合物和BioSAXS双插入件光束线于2013年7月5日进行首次带束调试。通过对二台真空室内波荡器(U20)、蛋白质复合物和BioSAXS双插入件直线节偏转磁铁、光束线前端及光束线关键设备的调试,分别在二条光束线上安装的荧光靶和BPM观察到了光源点发出的同步辐射X射线——特别是确认了来自Canted波荡器的X光依次通过蛋白质复合物和BioSAXS双插入件光束线的偏转镜、单色器、聚焦镜等关键光学元件,最终到达实验站并在荧光靶上观察到聚焦光斑图像,实现了小束流调试第一阶段目标。
近期小束流调试取得阶段性结果,验证了光束线设备机械安装符合要求、光束线的关键设备工作正常,测试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标志着蛋白设施五线六站项目工程建设再次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同时Canted双插入件光束线由上海光源自主设计、研制,是国内首次建造并调试,为今后的双插入件光束线建设与调试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经验。(大装置部 供稿)
高通量光束线的Cu的吸收谱测量,通量按扫描光斑时的参数,换算到300mA,I=3.6×1011phs/s
高通量光束线水平方向光斑
高通量光束线垂直方向光斑
Canted双插入件光束线中的BioSAXS的谐波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