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钍基核裂变能全国重点实验室 |
|||
-钍基核能物理中心-
|
|||
熔盐机械工程技术部 |
|||
仪控工程技术部 |
|||
熔盐化学工程技术部 |
|||
-核能综合利用研究中心-
|
|||
材料研究部 |
|||
钍铀循环化学部 |
|||
应用化学技术部 |
|||
氚科学与工程技术部 |
|||
核与辐射安全技术部 |
|||
应用加速器技术部 |
|||
反应堆运行技术部 |
2013年11月21日至22日,先进裂变核能的堆物理研讨会(第51期交叉学科论坛)在中科院上海交叉学科中心召开,朱志远研究员担任研讨会主席。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大、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国家核电研究院等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各位专家就未来第四代反应堆物理研究进展和热点,特别针对我国重点开展的相关研究作了报告和发言,进一步明确了国内开展先进反应堆物理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就开展广泛合作前景提出了设想。
与会专家围绕我国已经建成和在研的新一代反应堆,分别介绍了高温气冷堆物理分析的进展、中国实验快堆核设计及物理启动实验进展、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和ADS系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际四代堆论坛(GIF)的先进堆模拟研究部署和进展,对美国下一代核能开发技术路线进行了解读,结合国际动态探讨了中国先进裂变核能的堆物理发展方向和思路。与会专家还围绕先进研究堆核安全许可证的申请、中子物理分析安全难点、热工水力安全特性、新概念堆的增殖和嬗变性能、先进堆研究方法和程序研发等议题作了深入探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反应堆物理是个多学科问题,需要各个领域领军人物面对面开放式的有效交流,各位专家在各自领域作出贡献并广泛合作,同时充分利用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才能够务实地解决相关物理问题,为实现我国核能战略发展需求做出贡献。(反应堆物理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