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钍基核裂变能全国重点实验室 |
|||
-钍基核能物理中心-
|
|||
熔盐机械工程技术部 |
|||
仪控工程技术部 |
|||
熔盐化学工程技术部 |
|||
-核能综合利用研究中心-
|
|||
材料研究部 |
|||
钍铀循环化学部 |
|||
应用化学技术部 |
|||
氚科学与工程技术部 |
|||
核与辐射安全技术部 |
|||
应用加速器技术部 |
|||
反应堆运行技术部 |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樊春海研究员与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赵永席教授应邀在《化学评论》(Chemical Reviews)发表了关于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的综述论文“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of Nucleic Acids”(Chem. Rev., 2015, 115, 12491)。《化学评论》是化学领域影响力最高的综述杂志,最新影响因子为46.568。
核酸等温扩增技术是继PCR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核酸体外扩增技术,能在恒定温度下快速、高效地扩增靶标核酸序列。该技术操作简便、无需依赖专用仪器设备,反应条件温和,可应用于细胞表面甚至活细胞内部,在生物传感(核酸、蛋白质、多糖、细胞、小分子及离子检测)、疾病诊断及便携式医疗、细胞内成像和测序等多个学科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结合研究团队在核酸等温扩增领域的系列研究成果,该论文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综述了此类方法在生化分析、生物医学、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多方面应用。作为在相关领域首篇全面系统的综述,该论文深入讨论了这一研究领域现存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预期将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物理生物学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