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钍基核裂变能全国重点实验室 |
|||
-钍基核能物理中心-
|
|||
熔盐机械工程技术部 |
|||
仪控工程技术部 |
|||
熔盐化学工程技术部 |
|||
-核能综合利用研究中心-
|
|||
材料研究部 |
|||
钍铀循环化学部 |
|||
应用化学技术部 |
|||
氚科学与工程技术部 |
|||
核与辐射安全技术部 |
|||
应用加速器技术部 |
|||
反应堆运行技术部 |
2019年5月27日,上海应物所所庆6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在学术中心302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同济大学任中洲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刘峰教授分别做了题为“新元素和新核素研究进展”,“量子色动力学的相结构和相变临界点的寻找”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上海应物所副所长马余刚院士主持。来自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唐爱洪研究员、山东大学梁作堂教授以及相关科研人员、研究生参加了学术报告。
任中洲教授回顾了寻找重元素的历史,并且分享了一些研究背后的相关趣事,包括与新元素的发现相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背后的故事,评述了超重原子核和超重元素的研究新进展,包括近年来命名的元素等,并且探讨了这方面将来可能的研究动向以及影响。
刘峰教授介绍了宇宙的演化以及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产生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基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STAR)的能量扫描实验(BES),给出了其产生的直接流,椭圆流和高阶矩,并且利用它们来寻找相变及相变临界点的结果,讨论了在RHIC BESII 中未来将要开展的工作。
本次学术报告通过学术交流的方式庆祝我所建所60周年,对营造研究所学术氛围有积极的意义。(科研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