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病毒侵染分子影像等
报告题目:1、病毒侵染分子影像
2、基于病毒纳米颗粒的功能纳米结构的可控自组装及应用
3、自组装蛋白纳米机构及超灵敏生物传感
4、结核分歧杆菌与叶酸拮抗剂
报 告 人:1、崔宗强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2、李 峰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3、门 冬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4、邓教宇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报告时间:2016年11月4日(星期五)下午13:30
2、基于病毒纳米颗粒的功能纳米结构的可控自组装及应用
3、自组装蛋白纳米机构及超灵敏生物传感
4、结核分歧杆菌与叶酸拮抗剂
报 告 人:1、崔宗强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2、李 峰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3、门 冬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4、邓教宇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报告时间:2016年11月4日(星期五)下午13:30
报告地点:嘉定园区学术活动中心多功能厅
报告人简介:
崔宗强: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病毒纳米生物学学科组长,分析微生物学与纳米生物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一三五”规划重大突破项目(生物纳米器件)首席科学家。致力于开拓病毒学与纳米科学的交叉领域的创新研究,在“病毒侵染过程动态示踪”及“病毒与无机纳米粒子可控组装”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始创新成果,例如实时动态解析了单个艾滋病毒的脱壳过程等。在ACS Nano、Nano lett、Nucleic Acids Res等发表SCI文章50篇,申报国家专利8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埃博拉应急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领域优秀青年”等奖励与荣誉。
李峰:研究员,生物纳米设计学科组组长。先后于2004年、2009年获得山东大学学士、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2013年任副研究员。2013年8月加入武汉病毒研究所,任课题组长。正在或曾经承担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院地合作项目等研究项目。一直专注于蛋白质纳米结构(病毒样颗粒、蛋白笼形结构等)相关的纳米生物学研究,研究兴趣包括:蛋白质、纳米材料等生物纳米元件的可控组装与功能化;新型生物标志物与探针的发现与设计;基于蛋白质的生物医学影像探针与智能递送载体;功能性蛋白质纳米材料/结构的活体应用——界面效应、精准靶向、疾病诊疗等。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CS Nano、Small等刊物发表论文17篇;获授权专利2项。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第三完成人);入选武汉市2015年度“黄鹤英才(科技)计划”。
门冬:副研究员,分子识别与纳米生物传感学科组。2005年于河南大学生命科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致力于纳米生物学与生物传感技术研究,在生物纳米器件的理性设计与制备、高性能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大分子自组装机理与控制等方面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点部署、中科院创新基金及中科院其他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在Nano Lett.、ACS nano、BiosensBioelectron等相关领域杂志发表论文1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先后获得The Elsevier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Awards.、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湖北省自然科学奖等奖项。
邓教宇:研究员,微生物耐药性研究学科组组长。1998获武汉大学遗传专业学士学位, 2004获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遗传学专业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7-2009年在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主要从事抗结核药物作用机理、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机理、结核分枝杆菌NDA代谢以及分子酶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过“973”、国家攻关、科学院重大项目、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在Nat. Gene.、Cell Rep.、MolMicrobiol.、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等相关领域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
报告人简介:
崔宗强: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病毒纳米生物学学科组长,分析微生物学与纳米生物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一三五”规划重大突破项目(生物纳米器件)首席科学家。致力于开拓病毒学与纳米科学的交叉领域的创新研究,在“病毒侵染过程动态示踪”及“病毒与无机纳米粒子可控组装”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始创新成果,例如实时动态解析了单个艾滋病毒的脱壳过程等。在ACS Nano、Nano lett、Nucleic Acids Res等发表SCI文章50篇,申报国家专利8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埃博拉应急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领域优秀青年”等奖励与荣誉。
李峰:研究员,生物纳米设计学科组组长。先后于2004年、2009年获得山东大学学士、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2013年任副研究员。2013年8月加入武汉病毒研究所,任课题组长。正在或曾经承担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院地合作项目等研究项目。一直专注于蛋白质纳米结构(病毒样颗粒、蛋白笼形结构等)相关的纳米生物学研究,研究兴趣包括:蛋白质、纳米材料等生物纳米元件的可控组装与功能化;新型生物标志物与探针的发现与设计;基于蛋白质的生物医学影像探针与智能递送载体;功能性蛋白质纳米材料/结构的活体应用——界面效应、精准靶向、疾病诊疗等。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CS Nano、Small等刊物发表论文17篇;获授权专利2项。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第三完成人);入选武汉市2015年度“黄鹤英才(科技)计划”。
门冬:副研究员,分子识别与纳米生物传感学科组。2005年于河南大学生命科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致力于纳米生物学与生物传感技术研究,在生物纳米器件的理性设计与制备、高性能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大分子自组装机理与控制等方面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点部署、中科院创新基金及中科院其他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在Nano Lett.、ACS nano、BiosensBioelectron等相关领域杂志发表论文1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先后获得The Elsevier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Awards.、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湖北省自然科学奖等奖项。
邓教宇:研究员,微生物耐药性研究学科组组长。1998获武汉大学遗传专业学士学位, 2004获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遗传学专业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7-2009年在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主要从事抗结核药物作用机理、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机理、结核分枝杆菌NDA代谢以及分子酶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过“973”、国家攻关、科学院重大项目、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在Nat. Gene.、Cell Rep.、MolMicrobiol.、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等相关领域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