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与氚工程教研室

辐射防护与氚工程教研室由核与辐射安全技术部和氚科学与工程技术部等部门组成。

核与辐射安全技术部主要针对先进核能的安全与防护需求,紧密结合我所在研国家重大任务和在建大科学工程项目,发挥产、学、研一体化综合优势,开展先进核能系统的核安全、辐射防护、放射性废物处理、核应急等关键科学和技术研究。承担着多个钍基熔盐堆重大项目中的核安全、辐射安全、选址与环评、安全分析报告、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建设等科技任务。已建成具有CMA国家计量检测资质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辐射安全检测中心、核安全分析实验室、自然循环回路、辐射监测研究实验室、放射性废液处理实验室、放射性废物固化处理实验室等。

氚科学与工程技术部致力于氚在介质中的迁移规律,熔盐堆中氚控技术,气体纯化和气路设计技术,以及氚控技术在非核方面的创新拓展和广泛应用等方向的研究。研究范畴涵盖氚在熔盐堆结构材料、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新型阻氚材料、储氚合金等前沿研发,以及辐射监测技术、同位素比技术在环境监测、能源和健康等多领域的应用。成功形成了基于熔盐体系的氚脱除、氚分离、氚储存、氚监测全工艺链研究平台以及模拟氚控实验台架,具备氚的吸附解析、扩散渗透、阻氚涂层工艺、采样分析与测量等研究系统;形成集氚基础理论研究、工程技术开发及民用领域拓展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氚科学研究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

 1、安全分析;

2、辐射屏蔽;

3、辐射监测;

4、核素回收;

5、同位素技术;

6、三废处理;

7、核素迁移。

教研室主任:刘卫   副主任:乔延波   学术秘书:马玉华

 招生专业:核技术及应用、核能科学与工程、无机化学、能源动力(专硕)、材料与化工(专硕)

 博士生导师(按姓名拼音排序):蔡军、刘卫、乔延波、夏晓彬、张东勋

 硕士生导师(按姓名拼音排序):楚鑫新、韩兴博、吕丽君、马玉华、钱楠、钱正华、秦强、王帅、杨果、杨群、曾友石、张泽磊、周雪梅

毕业生情况:该教研室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出色的实践能力,在辐射监测、射线应用等多个领域均展现出广阔的就业前景。毕业生职业发展路径多元,去向包括出国深造,在国内知名高校、医院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发工作以及新兴行业领域自主创业等。

获奖情况:教研室秉承“学生为本,实践与创新并重”的教学理念,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紧抓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近年来,我室学生多次荣获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标兵、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教育部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未来人才-科技攻关新星、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未来人才-中银科苑优秀学子、中国科学院院长奖、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研究生奖学金、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启明奖学金、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梦想奖学金、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优秀学生干部等诸多荣誉与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