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辐射前沿应用教研室
同步辐射前沿应用教研室,依托国家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以及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开展前沿应用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教研室由核物理、物理生物、表界面科学三个单元组成。
同步辐射前沿应用教研室目前承担的科研和工程任务主要包括:国家基金委科学中心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项目、中科院重点研究项目等。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三个层次上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1.光与核:极端条件下(高同位旋、高温、高密)的中高能重离子物理及光核物理、激光核物理研究;
2.光与生命:生物体内的界面生物效应,活细胞成像与脑成像;DNA纳米技术及临床诊疗,框架核酸与集成电路交叉科学;
3.光与界面:能源环境材料表界面的微观结构表征、动力学研究及应用。
同步辐射前沿应用教研室拥有完备的生物学和纳米界面表征平台,包括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超分辨荧光显微镜(STED和STORM)、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TIRF)、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单分子荧光显微镜、表面等离子共振仪(SPR)、电化学扫描显微镜等;用于光学和谱学表征的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仪;以及制备生物样品、纳米材料的常规实验仪器。基于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活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像平台等发展微纳生物界面表征、生物传感、细胞成像和纳米生物医学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教研室现有在岗研究生导师12人,其中包括:科学院院士1人,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培养国家杰青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培养国家优青6人。
教研室主任:胡钧,副主任:高嶷,学术秘书:张瑜
招生专业: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核技术及应用、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物物理学、生物与医药(专硕)、材料与化工(专硕)
重大成果及荣誉:
1. 院士(3人次)、培养国家“杰青”(6人次)、培养国家“优青”(6人次)
2.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2001、2016、2016)
3. 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 (2014、2014)
4. 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2008)
5.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0、2015)
6. 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7)
7. 学生获奖:国家奖学金、中科院院长优秀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国科大“优秀干部”、梦想奖学金、朱李月华奖。
8. 科研成果:学术论文600余篇(SCI),一区400余篇,包括Science 2篇、Nature 2篇,Nature子刊、Adv. Mater., J. Am. Chem. Soc., Phys. Rev. Lett.等若干篇; 申请专利200余项,授权80余项。
1. Science: 首次实现纳米材料界面结构的原位原子级调控
YW*(浙大,TEM),YG*(上海高研院,理论), et al. Science 2021
2.Science: 首次直接对反应中的界面水分子成像并理论解析
YW*(浙大,TEM),YG*(上海高研院,理论), et al. Science 2020
3. DNA-二氧化硅复杂纳米结构的构建
Fan CH et al. Nature 2018
4.Nature: 离子精确“装订”石墨烯膜
Fang et al. Nature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