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楷模
龚全珍:本色不改 信仰不变
龚全珍(左)在讲述。贺治斌摄(人民视觉)
年过九旬的老阿姨龚全珍,穿着一如既往地简朴,待人一如既往地热情。回忆起激情燃烧的岁月,龚老兴致颇高。
跟着党走,这就是前途
1923年,龚全珍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大马路平安里21号,父亲在烟台市邮电局做报务员,全家13口人,11个孩子,她排名老四。最初对共产党的认识是从三哥开始的。三哥比她大两岁,在日寇进入烟台时,就加入了八路军。
1945年,日本投降,龚全珍考入西北大学教育系。一些思想进步的同学要求成立学生自治会,参与学校管理。校方不同意,80多名学生被捕。龚全珍认为成立学生自治会是对的,勇敢向校方提出抗议。有人劝她别这样,否则被开除怎么办?“我知道,学生有不少是共产党员。如果被开除了,我也到解放区,去找三哥。”
1949年5月20日,古城西安迎来了新生。解放军接管了学校,龚全珍开始接触到了马列主义。“三哥,八路军,解放区,马列主义……我认定:跟着共产党走,这就是前途。”龚全珍参加了解放军。一到部队,她就向党组织递上了入党申请书。
不久,龚全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仪式非常庄重。从那时起,我就默默地告诫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1950年初,龚全珍随部队进入新疆,分配在新疆军区八一子弟学校教书。在部队中不断接受党的教育,对党的认识也逐步加深。
共产党员,要经得起风浪
1957年8月,龚全珍来到爱人甘祖昌的家乡——江西省莲花县沿背村,“他当农民,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而奋斗;我当乡村老师,为农村孩子提高文化素质而奔忙。”
夫妻俩把工资的大部分都用在建电站,修水利,帮助困难农民上,“尽管物质生活苦一点,但精神世界非常充实,非常快乐。”
1966年,龚全珍被戴上了“特务嫌疑”的帽子。想到自己的理想、信念都渺茫无望,龚全珍想到了死。老共产党员丈夫甘祖昌使她坚定了信念。“现在想想,一点风浪都经不起,能称为合格的共产党员吗?” 龚全珍说,经历了那场磨难,更坚定了我对党的认识,现在我们党拨乱反正,重新走上了正轨,我对党更有信心了。
在信念的支持下,龚全珍几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教书育人。生活并不富裕的她经常捐款捐物帮助贫困学生。十多年来,她捐助的学生达百人之多,捐款金额10余万元。
信念传承,永远跟党走
离休后,龚全珍仍然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义务为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琴亭镇金城社区有个党员李金水,曾经受过一些挫折,对党的宗旨认识不清,经常发牢骚,讲怪话。龚老知道后,多次找他交心,通过切身经历教育他,使他对党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慢慢地,李金水变了,对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全身心地参与。
2011年,莲花县组建“龚全珍工作室”,聘请龚全珍做名誉辅导员,搭建起一个对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进行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他们通过工作室,与群众沟通交流,帮助群众解决思想和生活上的问题。目前,300余间“龚全珍工作室”已经在萍乡市落地生根。
“几十年了,我做了一点工作,但对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来说,这是微不足道的。如今我年纪大了,希望我的子女后代热爱党,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