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庆福事迹

2015/06/25 | 【 【打印】【关闭】

 汤庆福生前曾担任上海市外经贸委副主任、上海口岸办副主任,退休后出任上海进出口商会会长。2013620日凌晨,汤庆福因过度劳累突发心脏病与世长辞。在汤庆福的一生中,他拥有很多称号,因为无官腔、无官话、无官气,所以他是远近闻名的“三无官员”;因为勇于创新、富有远见,所以他被称为对外经贸系统的“思想家”;因为勤恳清廉、功勋卓著,所以他被称为“时代坐标”。广大党员干部要将汤庆福同志当成为官的“基准线”,努力学习、积极对标、认真实践。

 

 

他是汤庆福,生前曾担任上海市外经贸委副主任、上海口岸办副主任,退休后出任上海进出口商会会长。他是一个局级干部,是有口皆碑的“三无官员”无官腔、无官话、无官气,一生廉洁,两袖清风。

  去年620日凌晨,年仅66岁的他,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辞世。去世前的最后一天,他吃着保心丸,工作了十多个小时,晚上回家睡下之后,就再也没有醒来。

  汤庆福为官30年,身处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在令人艳羡的行业,是掌握资源的领导。他严格“公”与“私”,活得干净;他辨明“大”和“小”,活得充实;他度量“长”和“宽”,活得明白。

  他是今天的楷模,亦是未来的标杆。

                                         

  “公”权绝不谋私

  与汤庆福共事过的领导和同事们,众口一词称赞他是“没有争议的好党员、好干部”。

  究竟好到什么程度?汤庆福去世当天,本报记者得到消息,征得他家人同意后,第一个走进了这个普通简朴的家庭,见证了一份不染尘埃的遗产。

  这里的家具是几十年前的老旧样式。由于紧邻地铁不过百米,不时传来轨交飞驰而过的噪声。他家住房条件和环境都不算优越,一旦有老人过来,他们的卧室就要贡献出来,夫妻俩在客厅打地铺。最长的一次是岳母家动迁的时候,地铺一打就是7个多月。

  而他本来是有机会改善住房条件的。1999年,汤庆福升任市外经贸委副主任,可以调高住房待遇,他一句“不用了,现在住得足够了”,婉言谢绝。这事直到他去世后,妻子才从别人口中得知。熟悉他的人并不奇怪,因为汤主任一贯淡泊名利,他的理念是“工作上看高一线,生活上看低一线”。有同事甚至见过他出差行李箱里的蓝色运动裤,原来是他儿子淘汰下来的,成了他的睡裤。

  由于单位效益不好,妻子胡小凤50岁就被“一刀切”提前退休。她想再找一份事干。汤庆福尊重妻子的意愿,但说自己帮不上忙。妻子准备考会计师证书,他积极订学习计划,多次跑书店买资料。第一次应聘,妻子还遇上骗人的黑公司。后来终于在一家小旅行社做财务,收入微薄。当时,外贸行业政企还没有分开,下属有很多企业。汤庆福是市委办级领导,只要他开个口,问题不难解决。

  儿子汤奕飞也是自己四处应聘,现在一家调味品公司当会计。小汤曾遇到国际金融危机,到处投简历都石沉大海。他在家待业长达一年半,汤庆福没有托请过一次关系,最多的是鼓励儿子多多学习,提高实力和水平。

  汤庆福所用的公车,从不与私事沾边。他身边先后的三位司机,和汤家母子几乎没有打过交道。儿子初中的时候,一次摔伤,缝了很多针。这个“官二代”没有任何特殊照顾,每天都是母亲用自行车接送。为他开车十年的曹师傅说,直到送别那一天,才第一次见到汤主任的儿子长得什么样。平时,妻子偶尔要搭一次“顺风车”也不行。他对家人解释:“有一次就有十次,要坐车就打车吧”。

  汤庆福生前惦念两件事,一是全心全意把工作做好,二是带妻儿出国远游一次。前者,他从未放弃;后者,他食言了。妻子和儿子至今一次都没有出国旅游过。现在,美好计划成了永远的遗憾。

 

  谋划“大”事业

  为官避事平生耻。汤庆福一直站在外贸改革的最前沿,心中装着“大事业”,不打个人“小算盘”。

  上世纪90年代,上海外贸发展改革步迈入快车道。用外经贸委多任领导的话说,“上海外贸业发展的每一个节点,都留下了汤庆福的足迹和智慧。很多重大构想提出后,都是在他手中‘磨’出来的。”敢啃硬骨头,敢担当创新,上海成功先行了很多“首创”和“率先”之举。

  汤庆福是在担任外经贸委领导期间,上海外贸发展和创新的一系列思路、方案、总结,很多是出自他的手笔。他组织拟定了上海大通关工作方案;他分管的货物、服务贸易,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他参与创办的上海工博会、上海跨国采购大会,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之最……

  2002年实施的“大通关”,体现了非一般的“上海速度”。通关效率一跃迈上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高度。

  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外贸形势一落千丈。他组织编制上海外经贸发展规划,首创“重点外贸企业工作法”,为企业排忧解难。2001年,世界经济减速,上海外贸出口困难加剧。他采取推进了一系列出口促增措施,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上海外贸出口逆境而上,稳步增长。

  他退休后,担任上海进出口商会会长。人们说,那哪里是二线,简直就是“火线”。

  其时,恰国际金融危机来袭。“为了减少开支,他在商会会长的岗位上,拿的却是低一级的工资。”商会副会长丁士英向记者透露了这个不为人所知的细节。为了更好服务6000多家外贸会员单位,推出“保外贸”新举措,搭建平台助力外贸产品进入内销渠道。上海首次举办的“外贸转内销”展会,舒缓了部分外贸企业面临的外需萎缩的困境。设法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搭桥举办企业与海关领导沟通会,推进贸易便利化……

  一份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汤庆福耗尽了太多心力。他有高血压,总是随身带着清凉油,身边的同事能从清凉油味道的浓淡,判断他是否正遭受头痛的折磨;他做事极其认真,重要活动要亲自踩点,不留死角;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最长的一次,曾经连续3个星期加班到深夜;同事们时常看到他一边写材料,一边就着白开水吃饼干;他有时突发腰伤,坚持绑着护腰把事情做好。

  “不会做人,人生之路走不暖!不会做事,人生之路走不好!不会做梦,人生之路走不远……”这是汤庆福生前写下的一段话,也是他的真实写照。

 

  拓展生命“宽”度

  “没有办法控制生命的长度,要拓展生命的宽度。”这是汤庆福在被查出严重心脏病后,经常向家人说起这句话。

  人生有多宽,信念是支撑。汤庆福排在第一位的口碑,是近乎一尘不染的官品官德。信念二字,在他从来不是空话。

  30多年前,汤庆福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如果一个人以金钱为重,斤斤计较得失,这是情操低下的表现……在待人接物中,必须竭力避免金钱的介入和腐蚀。我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充实自己,提高才干,陶冶性情。”他恪守信诺,言行一致,他一不“跑票”,二不“跑官”。

  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沙海林说,汤庆福是上海商贸改革的“智囊”和“参谋”,是心中装着大势的谋大局者。见面谈的都是工作,从来不说个人要求。“他是一位很纯粹的党员,是一位没有杂念的好干部。”

  汤庆福走上领导岗位后,他从未把权力视作“指挥棒”,更主动将手中的权力套上“笼子”。市商务委秘书长俞建明告诉记者,在外贸配额时代,他分管的进出口配额等于就是“真金白银”,他从未递过一张条子。他还建立了一套配额分配管理制度,将审批过程公开化、透明化,主动将权力置于制度约束和监督之下。

  在商会,他一再明确,到企业去,必须要解决问题,否则就别去。逢年过节,遇到有单位送来月饼券等,他都是如数交给办公室处理。

  “老外贸”汤庆福并非科班出身,靠刻苦自学成为了内行权威。当一些人热衷于觥筹交错、吃喝应酬的时候,汤庆福却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他家里的装修可以简陋,家电可以不添,但书却越堆越多。有段时间,他工作间隙,竟在“啃”艰涩的《模糊数学》。

  有宽度的生命,是有温度的。汤庆福对待工作钉是钉铆是铆,与人相处,则是一位温厚的朋友,或是充满人文情怀的兄长。遇到问题,从不会板着脸训人。

  汤庆福离开一年多了,他的故事在流传。他的生命和追求,以此在延续,在拓宽。

  为官30年,他用信念将“权力”锁进笼子。他走了,人们把他深藏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