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钍基核裂变能全国重点实验室 |
|||
-钍基核能物理中心-
|
|||
熔盐机械工程技术部 |
|||
仪控工程技术部 |
|||
熔盐化学工程技术部 |
|||
-核能综合利用研究中心-
|
|||
材料研究部 |
|||
钍铀循环化学部 |
|||
应用化学技术部 |
|||
氚科学与工程技术部 |
|||
核与辐射安全技术部 |
|||
应用加速器技术部 |
|||
反应堆运行技术部 |
2025年3月15日至16日,受CNAS认可委员会委派,由王建国、褚丙武两位专家组成的CNAS评审组,对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核能科学分析测试中心(以下简称“核测中心”)进行了CNAS扩项复评审。所党委委员、所务委员黄鹤飞,科研与教育处副处长任翠兰出席会议,核测中心全体员工参加现场评审。
评审组通过现场试验、文件审查、人员访谈等方式,系统审查了核测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设备校准状态、人员技术能力等全部要素,重点考核了新增检测项目的技术可靠性。新扩项的14项检测标准涵盖了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成分分析、熔盐高温腐蚀等重要领域,其中GB/T 44030-2024《金属材料高温压缩试验方法》、GB/T 8721-2019《炭素材料抗拉强度测定方法》、GB/T 4339-2008《金属材料热膨胀特征参数的测定》、GB∕T 42912-2023《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金属材料在静态浸入熔盐或其他液体条件下的高温腐蚀试验方法》等主流标准的引入,显著提升了核测中心的检测能力与服务水平。变更的9项检测标准则密切跟踪方法发展动向,优化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学性能等检测流程。
评审组长王建国充分肯定了核测中心的技术实力,同时就设备期间核查、数据溯源链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陆燕玲主任代表核测中心对评审专家两天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表示将对在评审中发现的问题严格落实,并要求实验人员认真梳理,举一反三,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不断完善实验室规范化建设。
自2017年首次获得CNAS认可资质以来,核测中心通过持续的技术积累,检测能力已形成完整体系。检测对象覆盖金属材料、碳和石墨材料、无机固体材料、无机盐四大类;检测参数扩展至31个关键性能指标;标准体系囊括国家标准、ISO国际标准、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M)、行业标准等56项技术规范。核测中心将以此次评审为新起点,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打造国际一流检测平台,为保障研究所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区域科技创新做出更大贡献。(材料研究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