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物所举办香樟讲坛暨所友论坛—东南大学孙立涛教授作学术报告

2025年7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成功举办香樟讲坛暨所友论坛。本期讲坛邀请了研究所所友、东南大学副校长孙立涛教授担任主讲人。上海应物所副所长蔡翔舟、科研与教育处副处长钟静、研究所科技骨干、研究生等参加。活动由科研与教育处副处长任翠兰主持。    

蔡翔舟为本期讲坛致辞,他代表上海应物所对孙立涛教授回所学术交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蔡翔舟向孙立涛介绍了研究所近年来的学科建设布局、人才培养情况,以及围绕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需求所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他指出,研究所构建了多层级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通过学术互动激发创新思维、促进知识共享、提升科研水平,同时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对提升研究所整体学术影响力、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具有重要作用。随后,蔡翔舟介绍了香樟讲坛和所友论坛的背景,并向孙立涛教授颁发了“香樟讲坛”特别纪念证书,孙立涛教授为讲坛签名留念。

孙立涛于2005年在上海应物所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作为特聘教授加入东南大学,研究方向聚焦微纳电子材料与器件、可视化原子尺度制造及芯片原位检测领域。孙立涛现任东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首席教授、微电子机械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计划;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29篇),2018起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本次讲坛中,孙立涛作《可视化原子尺度制造》主旨报告,分享了他基于20年原位电子显微学研究经验,提出可视化原子尺度加工方法,通过在透射电子显微镜里搭建原位加工与表征平台,实现加工过程原子尺度实时观察,可以直接揭示加工过程中新现象、新原理与新机制。报告阐明了原子尺度制造对未来微纳电子器件及相关应用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互动环节,与会人员就原子制造前沿发展、材料设计研发、性能预测、半导体产业应用等方面与孙立涛开展了深入探讨。孙立涛特别寄语青年科研人员并从科研方法论、学术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塑造等方面分享了宝贵经验,本期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香樟讲坛”是上海应物所主办的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以研究所发展目标为指引,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奋发自强、求实创新、文明团结”的核所精神为宗旨,目标是打造核科学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所友论坛”旨在定期邀请在各领域的优秀所友回所分享其学术探索历程、科研攻关心得、职业发展路径与人生成长感悟。欢迎科研人员积极通过开展“香樟讲坛”和“所友论坛”开展学术交流!(科研与教育处 供稿)

蔡翔舟代表上海应物所向孙立涛赠送纪念证书

孙立涛作学术报告并与科研人员进行交流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