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重建创新文化自信需有超越思维

 胡钧(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要重建创新自信,对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需要一种复兴,更需要一种超越。深入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里探讨针对现代科学局限的东西,能跟现代科学融合最好,不能融合,闯出一条新路也行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形式逻辑只是为了证明,但是新的思想往往不是靠形式逻辑得来的,创新经常需要联想,需要形象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讲,推广汉语甚至还有利于科学创新

我觉得我们这次讨论需要澄清一个问题,即中国到底有没有科学文化的传统?如果按现在狭隘的对科学的定义,即以形式逻辑为基础的、以系统化的抽象为构建的基于实验验证的角度,我们传统上可能真的没有科学文化。我们只有一些技术的发明,而且那些技术是靠经验积累的比较多,系统化归纳、抽象推理的比较少。传统上我们的知识体系缺少一种严格的形式逻辑的公理化系统,这是我们文化的缺口之一。

在补缺的同时应有超越意识

我们需要补上这个科学的缺口。但是,仅仅补缺是不够的。我想,能否在补缺的同时,面向未来,探讨一下如何超越的问题。如果我们要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还需要一定程度的超越,即最终能够做出与他人不同的东西,除了中国自己的崛起以外,也能够为人类的文明做出新的独特的贡献。

回到我们的主题定位问题上。如果从科学的狭义定义上,中国文化传统上是欠缺的,那么,我们有没有西方所没有的创新元素?而且这些创新元素是否可以在未来科学的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譬如,人类的思维模式显然不限于形式逻辑,还存在其他的思维模式。例如,形象思维的方式,包括汉字,也是人大脑的一种现象,是自然存在的。我们不能忽视它,从进化的角度看,它既然存在就肯定有用,只不过我们还没有像形式逻辑那样深度开发利用。

中国的思维传统在形式逻辑上相对不发达,是否在其他思维模式上相对发达?像《易经》等被认为代表性的中国式思维方式,虽然不够严谨,褒贬不一,但显然是与西方思想完全不同的一种思维,非常富有启发性。但是,对《易经》这种中国特殊的思维模式,尽管2000多年来不断引起不同时代的许多大师关注,包括近代的量子力学大师玻尔,可以说我们显然还没有真正挖掘出新的东西出来,基本上还停留在2000多年前古人的水平。

如果要重建创新自信,对于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我们不但需要一种复兴,更加需要一种超越。如果我们能深入到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里面探讨针对现代科学局限的东西,也许会挖掘出新的东西来。能跟现代科学融合最好,不能融合的话,闯出一条新路也行。可能以后科学本身也会有更广义的发展,包容《易经》这样的思维模式。

例如,中医方法论训练的那种唯像的而非本质的、依靠人的感受和经验来诊疗的模式,虽然缺乏严谨性,但是在探测人体的信息和规律方面是否具有仪器和计算机难以达到的本领?现在人工智能有个发展趋势,把机器、计算机和人的感受、经验判断融合在一起,这样能够一方面发挥机器的精确性、严谨性和强大的记忆能力,一方面发挥人脑的联想和创新思维,值得关注。 

中国的传统思维模式和方法论是否能够与现代科学结合,在复杂性体系等问题上形成突破,解决人类现代面临的慢性病等重大问题?

目前,这只能是一个属于梦想范畴的问题,但是值得探讨。

人类文明进步植根于自身文化传统上的超越 

当然,对未来的探讨不确定性会很大,但是增加从这种角度讨论自信重建,会避免单纯地陷入是否具有科学传统的争论当中,也许会给大家多一点希望。实际上,人类文明每个阶段真正的发展都是植根于自身的某些文化传统基础上的超越。当初西方的文艺复兴也不是去照搬强大的中国的东西,而是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的自省和超越。

如果从这个思路上下来,讲到汉语,就很自然地不能放弃了,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中国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超越,首先不能抛弃自己的语言。

因此,我很赞同汪品先先生提出的,我们要进一步开发出汉语的重要性。汉语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形式,而是一种思维模式。

人们对自己母语总有发自内心的偏爱,但是这种偏爱不能成为一个必须使用它的理由。说科技一定要用这个,也不能靠人多就行。我们确实也得承认,汉语在表达上有缺陷,我们做科学报告时经常碰到汉语有时候表达不清楚,严谨性方面还得用英语的情况。汉语要作为一种科学上的语言,不能说完全不能,但是确实也必须要承认,还是有缺陷,容易联想,多意,不够严谨。但是反过来,这也可能就是我们的优势,汉语对形象思维可能有好处,能够激发听众的联想和想象力。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形式逻辑只是为了证明,但是新的思想往往不是靠形式逻辑得来的,创新经常需要联想,需要形象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讲,推广汉语甚至还有利于科学创新呢!

汪先生建议的把汉语作为科技交流的一种常用语言,看似很小的一件事情,说不定能够从小到大,在传统的西方科学殿堂里,真正掀起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原载于《文汇报》2014-11-27 01版)